11月22日晚,位于广州市天河路的太古汇广场又掉玻璃了!该楼高层的一块玻璃幕墙在8分钟内两度爆裂,楼下10多辆车被碎玻璃砸中。据不完全统计,这已是太古汇自建成后发生的第3次玻璃幕墙爆裂掉落事件。
信息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处高层大厦了解到,虽然大厦管理方均表示会定期检测幕墙,但要做全面系统的彻查,难度很大。
太古汇3年掉玻璃3次
一掉:
2012年7月24日,当时台风过境,太古汇二座27楼玻璃掉落。
●太古汇说法:事故存在台风恶劣天气导致玻璃自然爆裂或外物撞击破裂两种可能。
二掉:
2012年9月27日,太古汇二座20层掉下一块玻璃,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太古汇说法:承建商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当时进行玻璃幕墙维护和更换时,没有按照安全指引进行作业,导致该块需要更换的玻璃碎片跌落至围蔽区域。
三掉:
2014年11月22日,太古汇高层一块玻璃幕墙8分钟内两度爆裂,跌落砸中10多辆车。
●太古汇说法:截至记者昨日发稿时,太古汇相关工作人员始终表示,事故正在调查中,其它不方便透露。
追问
为何太古汇独掉?
记者调查发现,太古汇的玻璃幕墙是2008年江河创建集团中标承建的。该集团总部在北京,在广州增城设有广州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按照网上公开的电话记者多次拨打尝试采访,但并未有人作正面回应。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负责承建,后期保养和维护不归他们管。
记者后来在江河创建集团的网站上看到,该企业先后承建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裤衩”)、上海世博文化中心、迪拜无限塔等国内外多个项目的玻璃幕墙,单在广州就承建了包括太古汇和东塔在内的16个项目。按照过往的公开报道,该企业承建的项目中只有太古汇多次掉玻璃。除了承建商的建设质量和维护问题,太古汇是否存在管理缺陷?太古汇是否按照规定时间对幕墙进行维护和更换?这些问题或许也值得深思。
受损车辆赔偿找谁?
“玻璃雨”从天而降,路面上多达17辆车不幸中招。多名受损车主昨日告诉记者,后续赔偿是按照先定损维修再寻求索赔的方案实行。不过对于目前的处理办法不少车主表示担忧,事故中市民曾先生的轿车后车窗完全被砸碎,目前他的爱车正在4S店维修。他告诉记者,太古汇并未作出承诺,只是对车主强调,太古汇是大公司,会按照实际维修情况进行赔偿。
责任究竟由谁承担?
除了索赔之外,事故原因则是另一大焦点问题。据悉,事发后太古汇工程部对玻璃幕墙进行隐患排查,但由于玻璃幕墙由多层玻璃组成,即使外层玻璃发生破裂也不影响内层,具体是哪个位置的玻璃破裂掉落要完成排查才知道。此前太古汇曾表示,事故发生当晚连夜与承建商江河创建集团沟通,展开事件调查,并要求承建商对事件提出详细报告,保留对其追究的权利。
如此一来,事故责任方究竟是谁?这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水落石出。
记者走访:多家商厦表示会定期检测
近年来,以钢化玻璃为主体的玻璃幕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大型建筑上。
根据2013年下半年广州市城建委的摸查统计显示,全市玻璃幕墙面积总计达到500多万平方米。其中太古汇玻璃幕墙的面积约10万平方米,西塔约14万平方米,广州东塔也有十几万平方米……这些可谓是“玻璃大户。”作为一线发达城市的广州,如此多的玻璃大厦围绕在市民身边,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包括天河城、广百、正佳、西塔等多处玻璃大厦了解到,例行检查会定期落实,但想要彻底排查安全隐患,难度很大。
记者看到,目前单单在天河路上,包括天河城、万菱汇、创展中心等更少20座商厦,都清一色使用玻璃幕墙,部分商厦玻璃幕墙高达30层。天河一商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大厦玻璃幕墙管理方每年都会做定期检测,并且有专业公司进行维护。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由于全面彻底排查涉事多个单位的联合协作,费用等成本也不少,因此执行起来难度很大。“这么大的高楼外墙,内外都系统检测要花不少钱。这个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行。”
检测专家:成本高,逐块检查不太可能
有建筑行业专家称,从太古汇楼上飞落的玻璃约为5公斤。如果从110米高空坠落地面,冲击力约为11吨。万幸的是几次事故中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只能说是纯属幸运。
幕墙安全检测专家罗先生称,按照正常标准,玻璃幕墙工程竣工验收满1年时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此后,每5年应进行一次检查。而商业大厦玻璃幕墙的检测一般都是外包给幕墙公司,但实际操作上要想彻底做安全检测,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成本问题,如果是内外一起彻查隐患,那光人工就是一笔大开支,谁出这个钱是个大问题。”罗先生直言,对于面积过大的高层大厦,想要一面面玻璃都彻查,几乎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罗先生告诉记者,即便是日常排查,执行起来也有困难。“有些大商厦里面的公司都是高档配备,我们进去肯定要挪动些设备,所以如果业主没有沟通好,人家公司根本不喜欢我们进去检测。”鉴于以上情况,罗先生建议大厦玻璃幕墙遭遇强风的袭击后,大楼管理方应及时对幕墙进行全面检查,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构件,必要时应联系承建方的专业人员进行检修。切勿等到“发现老化才维护。”
掉玻璃原因:
构件老化恶劣天气
是两大主要原因
对于幕墙坠落的原因,罗先生称,一方面是固定玻璃幕墙的结构胶老化,或是抓挂玻璃幕墙螺丝出现松动导致幕墙直接坠落;另外一方面则是高层天气原因,受气候影响玻璃应力不足而导致风荷载无法承受、玻璃安装时扭曲力较高、温差变化导致安装材料膨胀而挤压玻璃边部,更终导致爆裂,继而坠落。
小资料
市内建筑多用
“中空玻璃”
据罗先生介绍,玻璃幕墙使用的钢化玻璃中,有一种是注重安全性能的“夹胶玻璃”,是用透光度较高的胶片粘合起来的双层玻璃,发生破裂一般不会掉落;另一种是双层“中空玻璃”,也就是目前市内商厦、建筑多采用的一种类型,这种玻璃可以提高隔热性能,贴膜还可以反射日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但是安全性能不如夹胶玻璃。
政府应牵头定期检查幕墙
玻璃幕墙固然高大上,相信安装过程也必须经过层层把关,而使用过程中的保养和维护也是关键,因为这涉及到公共安全问题。高空玻璃坠落,万一砸到人,后果不堪设想。对此,人大代表呼吁,应明确惩处制度,并由政府牵头组织定期做全面检查,避免再出现类似危险情况。
人大代表:公共安全事件应严惩
广州市人大代表、市社会科学院哲文所所长曾德雄称,高空坠物,不能因为没有砸到人就掉以轻心,目前只是财产损失,但如若造成人命损失,那为时已晚。他呼吁政府对这种事故明确惩处制度。“要让外界清楚,出了事造成损失必须承担什么责任,而且公共安全事件必须严惩”。
至于全面检查隐患工作的落实,同为广州市人大代表的刘莲香认为,除了玻璃外墙之外,大楼外墙砖、广告牌等外挂物都可能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隐患。在她看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这一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谁来执行,归结到底就是资金由谁来出。“毕竟不是小数目,业主、租户甚至是管理处谁都不想出这个钱,但安全隐患不能漠视。”鉴于现状,刘莲香呼吁政府应出台对门窗幕墙进行定期安全性鉴定和维护的强制政策,并牵头、监督相关单位落实到位,不达标的单位责令整改。“不强制规定,一栋幕墙建筑假如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谁也不会动用那么多成本去大检查”。
他山之石:多地严管玻璃幕墙
据了解,从1984年建造的北京长城饭店首次采用玻璃幕墙起到现在,中国已有玻璃幕墙建筑2亿多平方米,占全世界的85%以上,成为世界更玻璃幕墙出产和使用大国。不过,2011年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地发生的玻璃坠落和“玻璃雨”事件,让玻璃幕墙陷入窘境。玻璃幕墙的强制性地方标准规范随之在上海首先推出。
2012年2月1日,全国首家玻璃幕墙地方法规——《上海市建筑玻璃幕墙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两类建筑物禁止采用玻璃幕墙:一是在T型路口正对直线路段的建筑物上;二是住宅、医院门诊急诊楼和病房楼、中小学校教学楼、幼儿园、养老院”的二层以上建筑物上。
此后,包括上海、江苏、福建、深圳等多个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条款,但内容基本是照搬上海模式。至于广州,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管理文件正式发布、实行。
据了解,有部分国家规定,玻璃高楼下须建缓冲带,禁止行人进入避免危险。但记者连日来在市内各大高楼玻璃大厦走访发现,包括天河路和珠江新城内,几乎所有的玻璃幕墙结构大厦下就是人行道,并没有设缓冲带。一旦高空坠物,确实相当危险。
这些年出事的玻璃幕墙
网上搜索玻璃幕墙关键词可以看到,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出现玻璃幕墙自爆或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
广州:
2006年9月12日,沿江中路某大厦22层发生玻璃幕墙爆裂,结结实实砸中3辆行驶的汽车,有市民被玻璃碎击中脚部受伤。
2012年7月24日6时许,太古汇27楼外墙一块玻璃在台风吹袭下坠落,砸在汇丰银行门口,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12年9月27日,太古汇商场二座第20层一块玻璃突然掉落到3楼露天平台。幸好未造成人员伤亡。当时太古汇方面回应称,正在进行玻璃幕墙更换,承建商没有按安全指引作业,导致该块需要更换的玻璃跌落。
2013年9月16日,广州燕塘新燕大厦三楼某餐厅的玻璃幕墙突然爆裂,在窗口玩耍的男孩坠至1楼,砸中楼下轿车,弹到地面,男孩头部缝针,身上擦伤,幸无性命之忧。
其他城市:
2006年7月31日,上海中信泰富大楼一处幕墙玻璃突然自爆,砸坏了一辆行驶中的车辆,还造成两人受伤。
2007年到2009年,重庆渝北区渝安龙都小区先后有12家圆弧形玻璃自爆,高空坠落的玻璃砸坏了6辆车。
2009年8月29日,武汉民生银行大厦突然下起“玻璃雨”,碎玻璃随风掉落,前后持续十余分钟,两名路人受伤,一辆轿车天窗被砸碎。物业部门透露,是41楼一块钢化玻璃自爆后尚未来得及更换而被大风吹落造成的。
2011年8月9日,上海市南京西路静安协和城的2号楼落下30余块玻璃,致使一名路过的骑车人受伤。
2013年7月,广西沿海地区台风造成北海市一座小区的玻璃幕墙脱落,所幸无人受伤。